税务的问题从古之间便有,随着时间的发展,对于税务的制度变得越来越完善。这对于企业来说也是一个好消息。那么税务检查要注意哪些?这四点您要尤为注意!
1、税务检查将常态化
普道财税研究院通过分析近三年税务检查的重点行业,发现除了常规税务问题高发的行业外,其他均与时下经济发展有关,以新业态为主,呈现动态变化。
2019年税务检查的重点行业有废旧物资、医药行业、石化行业以及外贸行业,2020年则结合当下经济,进一步深化了检查范围,譬如针对医药行业,增加了对两票制下“高开高返”、虚开发票、劳务派遣企业冒用他人身份等问题的专项检查。
无论是劳务派遣中的灵活用工涉税问题,还是今年提出的直播平台问题,都与新经济业态密不可分。近年来,数字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催生了各种各样的新型商业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为税收管理带来了挑战。
2、涉税问题具有共性
国家税务总局重点打击的五类涉税违法行为是较为普遍和典型的,常见于我国整体税务大环境下,严重影响了我国税金流失。以虚开发票为例,增值税与所得税占据了我国税收收入的半壁江山,虚开发票不仅直接影响到增值税,更是通过影响企业与个人收入、成本核算而间接导致所得税的税金流失。
虚开发票最为常见的“基础模型”有两种,一种是在有货物流的情况下虚开,一种是在无货物流情况下的虚开。不管是哪种模式,都存在着交易过程中的票据、货物、资金三要素无法完全匹配等问题。
虚开发票的行为,打破了票据流、资金流、货物流的一致性,从而撕开了增值税的链条。此外,虚开发票问题往往与虚列成本、私账走款、隐瞒收入问题密不可分,税务部门的处理思路是从源头上下手,通过解决虚开发票的源头企业从而对目前的涉税问题进行有效管控。因此,普道财税研究院认为,企业需要关注的,不是自身是否被列为重点行业,而是是否存在税务违法违规行为。
3、税务优化应当以纳税遵从为前提
国家税务总局明确提出针对利用“税收洼地”和关联交易恶意税收筹划行为的重点检查,那么企业税务优化是否还要做,应当怎么做需要业内对此进行思考。普道财税研究院认为,税务优化绝不能以节税效果最大为目的,纳税遵从才是税务优化的前提。
业内对此存在一个长久的误区,就是税务机关对于税务优化的态度是禁止的,甚至是反对的。其实,主管税务机关对于合法、合规的税务优化是秉持支持态度的。根据国家税务总局令【2005】14号文,税务部门对于注册税务师开展税务咨询、税收筹划等涉税服务业务是认可的。
一切税务优化的逻辑起点都是合法、合规。脱离税法规制的优化方案最终将给企业、个人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所以,企业对于某些涉税服务机构提出的“税务优化方案”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应保持理性判断。在此过程中,有四个要点需要重点关注:
业务真实
真实的业务是纳税义务的起点,也是税务优化的前提。税务优化是基于真实的业务进行的商业安排,因此没有真实发生的业务,税务优化无从谈起,一切方案都会陷入虚开的怪圈。
模式重构
任何一项真实的业务都可以通过合理、合法的商业安排,通过优化以改变其模式与性质。在实际优化中需要综合衡量商业、财务、优化成本、法律风险等多方面的因素,任何一项税务优化都需要以商业模式的重构为前提,如果无法达成,都是不可行的。
四流合一
四流合一是税务检查的重点,也是业务真实性的重要佐证。
定价合理
税务优化中所有涉及的交易事项,其定价都应当遵循独立交易原则,即完全独立的无关联关系的企业或个人,应依据市场条件下所采用的计价标准或价格来处理其相互之间的收入和费用分配。否则,就会面临利用关联交易,恶意税务优化的问题。
4、风控是所有涉税工作的核心
近年来,我国公司数量逐年激增。有数据显示, 2014年我国公司数量约1.06千万家, 2019年约2.61千万家,年增长率约为19.7%,预计到2024年将达到4.68千万家。
企业数量的激增,使财税管理服务市场规模也得到了进一步扩张,大量资本开始涌入,催化了服务机构的“疯长”和行业乱象的丛生,也为客户带来了一系列的涉税风险。安全与风控是财税管理的生命线。面对行业洗牌,财税服务机构只有重视风控体系的建设,才能长久地生存下去。
税务检查要注意哪些?对于上文中的四点我们就说到这里,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若您想要多了解一些,那么请您关注我们丰和会邦官网。多谢阅览!
注意:本文所述内容仅供参考,一切都以丰和会邦顾问所述为准。
声明: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